十年守泽,述说江城“寻梦记”
还有两个月,《湿地公约》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就要在武汉举办,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。
今天,长江日报“读+周刊”推荐了《寻梦守泽 “湿”意江城——武汉湿地保护纪实》(以下简称《寻梦》)一书。该书面向国际,中英文对照,条理清晰、要言不烦,细节丰满、故事生动,旨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湿地保护故事。
寻梦守泽 “湿”意江城——武汉湿地保护纪实
❖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、长江日报编辑部编著
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
2010年3月1日,《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》正式实施,武汉成为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先出台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城市。
但是这一过程也经历了波折,《寻梦》没有回避这一点。2009年初,武汉市林业局向市人大提交了《武汉市湿地保护条例》立法议案,但未通过审议。于是,他们将《武汉市湿地保护条例》改为《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》后再次提交,被列入2009年立法项目。
随后,市政府法制办同市林业局一起成立了起草工作专班。由于没有先例可循,他们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用2个月拿出了条例初稿。为了让条例更完善、更科学,市法制办召集规划、农业、水务、环保等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各高校的权威专家,进行了多次部门协调会,将条例的每条内容逐一进行讨论。“每次都是热火朝天,每个人都争得面红耳赤,甚至连村民在保护区内捡鸟蛋算不算违法,大家都争论了一番。”
经过反复打磨,这部条例终于通过,武汉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从此有法可依,后来,武汉还接连制定了《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》《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》等地方性法规,它们和《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》一起,组成了一条坚实“红线”,将武汉湿地紧紧保护。正因如此,近10年来,武汉湿地面积基本未减少。
既要保护湿地环境,也要保护湿地附近的居民合法利益。“靠水吃水”,不少村民一度将湿地的低洼部分改造成鱼塘,将地势较高处开垦成耕地,而鸟儿最喜取食鱼虾,啄食作物。于是,村民打野鸟、食鸟蛋等行为盛行。
同时,政府部门对湿地的保护和巡护不断加强。不但明令禁止打鸟,就连驱赶在鱼塘或农田取食的鸟儿,也被巡护的工作人员劝阻,有些农民对此难以理解。《寻梦》写了一个细节,曾经有生态监测站工作人员被村里的老爹爹拦住“讨说法”,最后是由单位联系村干部和森林公安到现场调解,才得以脱身。
村民的行为可以理解:“豆雁很爱吃冬小麦和油菜的幼苗,有的时候可以把幼苗啄去10厘米。损失最大的农户,每年减产近1/3。”
2013年,有关部门提出建议,要疏堵结合,对因为保护鸟类而遭受损失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偿。当年,《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》出台,并于2014年在全市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施行,有效期为5年。从此,鸟儿“吃饭”有了政府兜底买单。“第一年,市政府和区政府拿出了400多万元用于沉湖湿地的生态补偿。到2017年,这个数字变成了642万元。”
为了保护生态、保护湿地,舍得掏出真金白银,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有好几个:为湿地让路,四环线综合里程多绕6000米;新洲区涨渡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拒当“网红湿地”,宁可“闭门谢客”也要维护湿地环境;经营者放弃芦苇和鱼塘生产,转型为湿地保护者……
书中对世界自然基金会武汉驻地工作组原负责人雷刚的采访,让人颇有感悟。2007年,雷刚参与起草了《武汉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》:“那个时候我们叫引进国际湿地保护理念,现在,我们可以做到展示中国湿地保护理念了。”
他举了几个例子:“武汉把江滩作为公共绿地去打造,这种湿地保护模式,国内外很多城市都在学。武汉的江滩不光美,还建得非常有智慧,比如武昌江滩,南面做硬化处理,北面则不硬化,这非常有讲究,因为江水冲刷南面,硬化处理有利于防洪,北面受冲刷少,不硬化可以留出自然生态景象。武汉要把江滩修成百里长江画廊,这在世界上都可以作为大河保护的一个样板。”
中国对湿地实施分级管理模式,在国际上也相当有创新性。雷刚介绍,中国发起“大学生湿地使者”(也叫“青年湿地使者”)行动,利用大学生寒暑假回家乡的机会,让他们成为家乡的湿地保护宣传大使,提高当地保护意识。“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亮点,现在很多国家在学习这种模式。”对于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湿地保护理念,雷刚有信心。中国人口高度密集、经济高速发展,有一些复杂的环境问题,也有很多好的环保实践,“一个难题在中国得到了解决,在全球一定具有借鉴意义”。雷刚希望,通过各种舞台,向全世界讲好中国的湿地保护故事。
长江日报记者|李煦